听说种树能抵挡台风 | CMCN新闻No.058

时间:2020-11-26 15:15

点击新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

不代表CMCN观点


2020.10.31

海桑换成红树,深圳河入海口红树林湿地将更新改造

西接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北接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南临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深圳河入海口红树林湿地是否健康,影响着周边整个生态的环境。就在10月29日深圳市林业局发布关于开展深圳河入海口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的公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11.05

蝶变的惠东考洲洋,红树林成鹭鸟天堂

近年来,温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科学利用为主线,全面推进“南红北柳”“蓝色海湾”“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11.07

温州将建全国最大最北北红树林

近年来,温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科学利用为主线,全面推进“南红北柳”“蓝色海湾”“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

今年,温州成功申报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包括苍南县沿浦湾海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龙港市鳌江河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该项目实施后,我市将建成中国最大最北海湾红树林湿地、河口红树林湿地。到时,温州全市红树林湿地面积将增加一倍,全市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空间将有效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11.12

听说种树也能抵挡台风?

台风可谓是大家最熟悉和最常见到的自然灾害之一,常在夏季发生,每年会出现5到15次不等,每次的路径和强度不一,影响地区主要是江浙到广西的沿海地区以及海南、台湾两岛。

尽管现在的天气预测系统越发先进,我们仍无法准确预判台风的行进路径和强度,台风来临时我们能做的就是老实备好粮食、待在家里、提前做好门窗加固工作。

既然我们无法阻止台风的出现,号召大家集体往内陆地区迁移更不现实,还有没有什么便宜实惠的好方法能减轻台风造成的影响呢?

答案是——多种树!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11.14

海南红树林野外调研

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全球生态与海岸带遥感课题组一行人开展了海南红树林野外调查实验,近距离观察并记录了红树林的生长情况,为遥感反演模型提供了可靠的训练及验证数据。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热带与亚热带潮间带区域具有高植被生产力特征的重要碳汇,与海草、盐沼并称为“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虽然红树林仅占全球海岸带面积的0.5%,但拥有该地区14%的固碳量,是滨海地带单位面积固碳速率最高的湿地生境,在维系全球碳平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认知并理解红树林的生长活动及碳循环机理并定量估算红树林碳收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缓温室效应具有现实意义。


2020.11.17

与湿地许下五年之约——深圳湾滨海湿地保护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

2020年11月13日下午,《深圳湾滨海湿地保护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举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局)与红树林基金会(MCF)就“共同推动深圳滨海湿地的保护和发展,创建滨海湿地保护和发展的深圳模式,成为全球湿地保护样板”达成五年战略合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11.21

惊艳!福州这里有座“海上森林”公园!

这里有位“两轮书记”,9年骑行20多万公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里有片“海上森林”,白鹭翔集,孕育福州面积最大的人工红树林;这里有群“乡村合伙人”,上山下海,打造渔村旅游“十二时辰”。

这里就是罗源第一大行政村、著名革命老区基点村——松山镇北山村。近年来,北山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做足绿色文章、讲好红色故事,吹响乡村振兴“三重奏”。

图片来源见水印


2020.11.24

美丽“海上森林”欢迎您!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四大主题展馆开馆迎客●海洋文化嘉年华同期启幕,将持续至26日。下潭尾红树林公园2011年启动建设,历时9年,如今已成为景色宜人的“海上森林”。各色的水鸟在红树林中栖息觅食,成群的鱼儿在海中畅游嬉戏,滩涂上的招潮蟹从洞穴中钻进钻出……曾经的淤泥荒滩,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海上森林”。

11月21日,位于翔安区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四大主题展馆正式开馆迎客。与此同时,2020厦门国际海洋周配套活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海洋文化嘉年华同步启动。


2020.11.25

“70.8 Talk-海洋科学、人文、艺术谈”在厦举行 5位大咖共话可持续海洋

11月21日下午,厦门中华城完美影院,迎来了一场海洋文化领域的跨界年度盛会——“70.8 Talk-海洋科学、人文、艺术谈”。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教授陈铭、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理事长刘毅、厦门东方鱼骨艺术馆馆长林翰冰、厦门市社科院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鼓浪屿研究》编辑部主任詹朝霞,分别从人类学、海洋生物科技、环境生态保护、艺术和航海历史研究等方向,分享了他们的海洋故事和对可持续海洋的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