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然,各自表述,各个精彩

摘要:原创 黄一峰 / 图文 2019-02-09

                                                                                     

这篇不谈看了多少自然生物,来谈谈我看到的『作品』。


2019年的第一趟旅程,就是与CMCN团队参访马来西亚,身为顾问的我,又是到我熟悉的马来西亚,当然是一马当先。在几年前的因缘际会下认识了在槟城的自然教育机构—Nature Classroom自然教室的创办人云云老师,感觉大家对于自然教育的理念相近,又是同样在做红树林研究与海岸保护工作,所以帮他们与CMCN牵线,于是促成了此次的中马交流。想想我也是也先见之明,因为有在地的机构规划行程,我就可以省(偷)心(懒)了。


这是一趟考(度)察(假)行程,所以我还是以随团顾问的角色参加,本以为只要跟着玩,给建议就可以,但总干事刘同学还是给我布置了作业,就是带本团团员及眷属们做自然笔记和画画。这就让我有些头大了,明明我是跟着来考(度)察(假)的呀…..怎又要干起自然野趣的导师工作⋯⋯而且,我从来没在自己的课堂里教作自然笔记,更不用说教画画了!



咦,这事说来矛盾,在国内,许多自然教育机构不就是推崇作自然笔记,甚至还举办『自然笔记大赛』?其实,对我而言,自然笔记,是记录自然的方法之一,它是帮助你深入观察自然的记忆方式,就像我们平时写笔记一样,可以很随性的依照个人喜好去记录,甚至可以说是很私人的一件事,当然更不宜拿来比赛。而教6-12岁的孩子画画这件事,对我来说更是有所顾忌,我本身学美术的,多年的教学经验里发现,每一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都具备了画画的本能,只是表现的方式各异而已,在创造力萌芽时,就教他们所谓的『技法』,只会抹煞孩子们的创意而已⋯⋯。说了那么多,那怎完成刘总干事交付的任务呢,就是随(不)性(教)。



随遇而安吧,总是有办法的。


活动第一天清晨前往探访滨城的海草床,我们一行人踏上Gazumbo无人小岛,随行的四个孩子听到这名字,就决定将这岛的中文名字翻译成『胳肢窝岛』,嗯,这开头不错,很符合我的风格!可不是吗?就像生物们的名字,很多人为了中文叫什么吵来吵去,直接翻译的名称又艰涩难记,其实,中文名称的是所谓的『俗名』,正式的名称是拉丁学名,所以,对于初学自然的人,何不用最简单的方式,无论是联想或外型特征帮它先取个浅显易懂的名字,先交上朋友之后,记下特征,要再进一步认识,就不难了!




哈哈,好像离题了,到底黄老斯在胳肢窝岛上有没有带大家做自然笔记呢?有,在一连走了两个小时,大人们快热挂了,小孩还一直在海草床上疯狂寻找生物时,我只好出手,要孩子们以做笔记之名,在红树的影子里坐下来,我自己也可以趁机喘口气喝点水!看到这,你应该会以为这个胳肢窝岛到底有多大,可以走两个小时⋯⋯其实偷偷告诉你,这两小时我们才走不到500米,因为正逢满月大退潮,所以大面积的海草床露出海平面,海洋生物多到目不暇给,对于喜爱自然观察的我们,可以说是寸步难移,所以大家坐下来的时候,我只要求大家回想一下刚刚看到的生物,试着在我发给大家的我设计的野趣笔记本上做纪录,形式不限,你可以画、可以写、可以用自然物拼贴⋯⋯。令人感动的是,在我的引(胁)导(迫)之下,有好几个孩子及周姐完成了笔记。在结束了笔(休)记(息)时间之后,我们又继续在这岛上走了两个小时,一共以四个小时绕岛一周,其实正常走一圈就十几分钟⋯⋯由此你就知道这个海草床有多丰富了,当然,大家的笔记也很精彩且美丽!不过我并没有为此感到骄傲(想啥勒),因为我什么都没教!这一切都是源自大家的观察而来的。



妮妮的记录


小钰的记录


蛋挞的记录


周姐的记录


此行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十八丁这个渔村,这里有西马半岛最大面积的红树林,我们第一站就参观了本地重要产业之一:红树林炭窑。要去之前,我看了行程,就满是黑人问号,明明我们是保护红树林,却要去看一个砍红树林的木炭产业?但去了当地,才了解到,这是有永续概念的产业,热带地区的红树林生长速度快,只要有计划性地利用与补植,很快便可更替。看着高耸的炭窑,可以感受到一片红树林滋养一村人的历史文化,除了木炭以外,工厂将烧炭时的蒸气水收集起来,制成了天然的木醋液,成了黑黑的工厂里亮眼的产品,老板年迈的妈妈在入口处的一个小摊子推广着这些产品和一些文创商品,虽然没有亮丽的柜位和精致的包装,在我看来,只要保有自然的『真』也是一个美好的作品。


运送红树植物树干的船停在炭窑外的潮沟里


炭窑门口售卖延伸品的摊位


红树木醋液


十八丁原本是个没落的渔村,但这里却拥有庞大的自然资源。在地的《看见十八丁》社区艺术嘉年华工作室为了让更多人看见着个美丽的渔村,多年来用了各种方法,尤其是各式各样展现『美』的方式,让这个社区被『看见』。在民间自筹的十八丁社区图书馆里,我看见艺术家洪菀璐笔触鲜明的插画作品记录着十八丁的炭窑、红树林以及老港的建筑,听着工作室团队为这里所做的『看见十八丁』、与『老港』两首歌,都透露着浓浓的美感以及对土地、对自然的关怀。创办人庄白祺与我们分享他们出版的新书《老港是我家》,这是一页页用皮影戏的剪影概念创作的绘本,呈现出独特的气质,这些都是让我感到触动的部分。


洪菀璐作品


当然,此行见到精美的印刷品,还有《看见十八丁、老港、马登自然之美红树林生态笔记》折页以及自然教室出品的《penang coastal ecosystems》的小图鉴,风格各异,却都十分精美引人入胜,再加上本机构设计师小白回国之后所画此行的纪念插画⋯⋯等等创作,让此行充满了美感。



十八丁各种精美的印刷品


这一趟旅程,我感受到人们常说的『大自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人』,而我们自诩为自然的转译者,无论哪一种呈现方式,总有一种可以让你读懂自然、认识自然、记忆自然甚至爱上自然,唯有想方设法地将自然之美传递给每一个人,自然才得以永存,因此大自然的信徒们,我们要走了路还很长呢。


无论如何,我们在马来西亚见识到『美』的多样性,一个自然,各自表述,各个精彩!


黄老司偷懒,没有动笔画,所以用摄影作品结尾。


清晨的升旗山,一只巨松鼠穿过电缆线


海草床山聚集了一大群乌鸦,它们跟着脚印寻找被翻出来的美食


浮罗山背渔村的黄昏,一只夜鹭成了亮点


红树林边的滩涂上,一只许氏齿弹涂鱼正竖起背鳍驱赶入侵者


太平山的老洋房前,一只棘蛛正在守株待兔


一“鸡”顶十鸟


太平山上的豚尾猕猴


十八丁的红树林萤火虫






黄一峰,台湾金鼎奖作家,成长于繁华都市,却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自然野趣的眼睛。集写作、绘画、摄影、艺术设计、空间展示设计等多重创作人身份于一身,专注于将自然素材作为创作元素,以美学观点将枯燥的科学记录方法转化成活泼的自然创作。现为自然野趣创办人兼课程总监、野性中国WILD CHINA 讲师、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顾问,著有《自然野趣DIY》、《婆罗洲雨林野疯狂》、《自然观察达人养成术》、《野鸟不简单》、《自然怪咖生活周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