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大马 | 马来西亚生态行

摘要:作者:周志琴 2019-02-02

2019年伊始,为了解更多的滨海湿地知识和自然保育经验,开拓团队国际视野,CMCN在马来西亚Nature Classroom的支持下,开启为期7天的自然生态之旅,同时参访在地的NGO。


全程路线示意图:

详细路线图:


第一篇详细介绍了CMCN在大马参访交流的在地机构,由原UNDP-GEF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经理周志琴执笔。整个行程中,周姐一边背着超重单反相机牵着可爱的俩娃,一边和当地机构人员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坚强地、顺利地完成了参访。




口湿地日活动之后,迅速参加了CMCN组织的机构参(fu)访(li),一行八天走了西马的槟城、霹雳和雪兰莪三个州,上山下海,拜访了四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在地机构,还听了上海自然野趣创办人黄一峯老师的分享,感触良多。为不负此行,试着记录一些零碎的记忆,也好报答CMCN允许我带娃同行的恩情,哈哈~~


槟城绿色机构——助力政府


这是一家由槟城州政府于2011年成立的GONGO(官联非政府机构),董事长即是州长。机构的宗旨是为了让槟城成为一个干净且绿色宜居的城市。这些年主要关注垃圾、水和能源问题,开展社区教育、社会调研、绿色奖项评选、大型宣传活动等。每年机构能得到政府约150万马币的投入以及一些商业赞助,有16名全职和1名兼职。



参访槟城绿色机构


同样面临政府对“环保议题”重视不足的困境,槟城绿色机构一直努力促成政府的行动。机构设立的“绿色研究组”每年根据政府需求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调研,收集绿色相关数据,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宣教上,培训“培训师”、开发环保APP、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地球日演讲比赛、两年一次的绿色嘉年华、环境问题参观团等),让更多人去传播,让环保主题进入社区、学校、企业。机构开展的活动也会得到政府的背书,比如评选绿色学校、绿色办公室、绿色个人等,获奖名单会由政府发布,奖项礼也由政府参与。


槟城绿色机构已然成为政府绿色政策和绿色行动的助力器,成为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对于一个GONGO而言,这正是他的价值所在吧。


日新中学自然生态学会——播种的力量


日新中学,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华人独立中学(私立学校),学校的氛围阳光活泼,见到的每一位学生脸上都会荡漾着笑和满满的生机。有幸拜见了校长,一位苍苍白发、笑容可掬的长者。校长办公室是一间玻璃房隔间,摆满了学校获得的各种奖杯和证书。听说华人办校艰难,这样一所中学得以百年发展,实属难能可贵。


自然生态学会,一个由老师发起和指导,完全由学生自己运作和组织,关注环境问题的中学生社团。当听到从稚嫩的中学生嘴里说出他们开展的活动和所倡导的主张,你会怀疑这难道不是大学生甚至更大的成人才会想和做的事情吗?


与日新中学自然生态学会交流


学生们仅靠学校分配的微薄费用以及自筹的活动经费,组织社员观察自然、体验自然,了解环境问题。刚上任的社长,从加入时的无所知,到对自然充满热情和想法,让人感受到强大的播种的力量。


日新中学的学生是幸运的,其实这样的社团在马来西亚也不多见,更多的中学,无论私立公立,都会告诉同学们,野外危险!自然生态学会遇到了开明的校长,遇到了用心引导孩子的老师。相信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们,将来会更加善待自然、善待这个世界!


看见十八丁——社区教育持久战


这是一个还没有正式身份的机构,创办人庄白祺曾是“学运活跃分子”,当了8年的全职妈妈后,因帮助州议员竞选,开始关注这座港口老镇十八丁。由于这里没有土地抗争,也没有需要社区运动去抗争的其他问题,因此提出了“守护十八丁”的理念,守护这里的大自然、村庄和红树林。2014年,她参与发起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看见十八丁”社区艺术嘉年华活动,目的是为了唤起当地人的文化记忆。而这场活动成功地把十八丁推上了旅游市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渔村、炭窑、龙香制造、造船等被渐渐挖掘,十八丁不再默默无闻。


然而,在尝到旅游的甜头后,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路面被大巴压塌、垃圾越来越多。而且经过两三年的热度,游客不再那么火爆。这期间,“看见十八丁”也曾试图帮助村民解决环境问题,比如开展垃圾回收。但各种努力之后,被大家嫌太麻烦而不了了之。


在十八丁社区图书馆为孩子们表演


庄白祺开始反思,“看见十八丁”到底要让谁“看见”十八丁?外地人,还是当地人?2015年,她决定把朝向对准“小”的社区居民,选择乡土教学和环境教育作为“看见十八丁”的重心。既然改变不了当代人,那就从孩子开始,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家,让她们与土地产生联系,今后才会想到去保护土地。而“看见十八丁”没有固定资金来源,没有全职人员,如此的选择,便是要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她们以活动养活动,举办“亲子营”、“小学生生态营”等,还运营一个社区图书馆。每月固定组织一次活动,每次40人左右,差不多每年能覆盖500人次。


这是一个在地机构不强不弱的光和热,她们所带来的改变漫长、缓慢,但却深远。十八丁的下一代真的会更好!


槟城自然教室和上海自然野趣——养活自己为了更好改变世界


这是两个不同国度却都致力于自然教育的盈利性机构。大马一行,陪伴整团人时间最长的就是自然教室的创办人云云和宏进,而一峯老师作为团员也参加了大半段行程。云云于2012年创办自然教室,自然野趣则是2013年成立的。他们的面向略有不同,自然教室更多面向普通民众,自然野趣则更多是高消费亲子家庭,但却异曲同工,目的都是让受众看见和感受自然的美好,进而守护自然。


太平湖大合照/by黄一峰


关于一峯老师,网上的介绍特别多,几天接触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不拘一格。从小就不是常人眼里的“好孩子”,眼中的孩子天性都会不尽相同。从他的叙述中理解,他所倡导的自然教育不是知识性的教育,而更多是感性的教育。这种理念体现在每一场活动中,就不是模式化的知识传播,而是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还有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云云,一位精力旺盛、活力无限、目测90后的年轻人,因为海草床面临的填海危机,进而决定创办自然教室,让更多人了解海草床。自然教室会组织各种收费的室内外活动, 包括郊游、研习会、生态营、主题活动等,同时也会申请保育项目,开展切实的保育行动。


Ta们总让我想起那句“公益不是免费的”。公益,公共利益。守护自然是为了公共利益,而为了达成守护自然目的的机构以及他们的活动,不应该是免费的,或者说不应该是全部免费的。他们需要先养活自己,才能影响和带动更多人。


-------------------------


在大马,环境问题受关注的程度也只是在逐年加强,但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几天来,深深感受到这些多元的在地机构不辞辛苦地为改变现状而努力,谁管是不是杯水车薪呢,那些播下的种子总有一些,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然后壮大。



致谢


感谢马来西亚在地机构Nature Classroom对此次参访行程的悉心安排以及陪同;感谢在地机构Penang Green Council、看见十八丁以及日新中学的分享和交流;感谢海浪滔滔志祥的悉心陪同解说。感谢刘文曼女士捐赠的员工成长基金,用于支持部分参访经费,使得CMCN专职团队有机会赴马来西亚参访学习,开拓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