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异地移植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此文是CMCN总干事刘毅于2014年撰写的,文章深入浅出地对红树林异地移植保护可行性进行论证。现今看来,工程建设对于红树林的占用依旧广泛采取“异地移植”等方式进行修复补偿,以此来通过环评审批并对红树林湿地进行“合法”破坏。然而,“合法”是否就意味着“合科学”呢?
撰文/刘毅 绘图/刘毅 摄影/刘毅 王文卿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成为红树林最大的威胁。越来越多的市政和地产工程利用环评或其他手段合法地侵占红树林区。根系对于植物是至关重要的器官,红树林为应对潮间带生境而演化出较陆地植物更发达且复杂的根系。红树林天然大苗/植株的移植/移动的成活率与根系保留的完整度成正比,与树龄成反比,树越大,根系越发达,移植成活率越低。因此,天然大苗/植株的移植/移动是不可行的。而这些侵占红树林工程的环评中涉及的移植/移动的内容及结论,都是骗人的!
城市化的压力
二十世纪末至今,中国红树林面临最严峻的问题是城市化建设。大量的市政工程(道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和地产工程(旅游地产和商品房等)需要填海,或直接侵占红树林区,而通过异地移植、补种等方式利用环评的合法手段达到目的。更有甚者,环评报告避重就轻,红树林影响的部分含糊其辞,寥寥几笔带过。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在过去的十来年发现并跟踪了许多这样的案例。仅2013年一年,我们发现并回应的4起最高等级的红色预警事件,均与城市化建设工程破坏红树林有关。
环评报告中红树林移植/移动/补种可行性的论证通常包括宜林地选择、树种选择、种植面积、成活率、费用等等。其中的一个指标即成活率至关重要。如果成活率极低甚至几乎没有成活的可能,那么环评报告中这个部分的内容及结论就不可行,也就无法通过环评。为了工程的顺利开工,最后环评自然都是“通过”的,但其中的成活率或者种植的可行性是否可信?抛开宜林地选择和造林技术熟练掌握的前提,红树林天然大苗/植株的移植/移动的成活率与与根系保留的完整度成正比,与树龄成反比,树越大,根系越发达,移植成活率越低。因此,根系成为限制因子。欲讨论红树林异地移植保护可行性的议题,首先需认识植物的根系。
植物的根系
根是植物不可或缺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以下,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无机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物的作用,同时具有重要的输导功能。并非所有植物的根系都具有贮存合成有机物的作用,但吸收(水和无机盐)、输导和支持这三大功能是大部分植物根系都必须具备的功能。吸收主要靠细根的根尖,而输导和支持则靠整个根系。
根分为根尖结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三部分。根尖是主根或侧根尖端,是根的最幼嫩、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分,也是根的生长、延长及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根尖可分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细胞表皮常产生根毛,因此也叫根毛区。大量的根毛使根系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最活跃部位是根毛区。根部吸收无机盐最活跃的区域是根冠与顶端分生组织,以及根毛发生区。
绝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系位于地面以下,只有少数植物的部分根系会生长在地面之上,比如南方常见的榕树的气生根和热带雨林中有些高大乔木具有板状根。
陆生植物为了在土壤中固着生长,通常都具有发达的根系,可分为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先谈根系的广度。小时候,邻居家里种了几棵果树。每到施肥前,都先照着果树的树冠的外缘位置用锄头在地上挖一圈浅沟,再撒上肥料并浇水,同时把沟填平,这样做能使果树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肥料,因为这些果树根系的分布广度大致与树冠相当,而根系的最外缘就是吸收能力最强的根尖集中分布的位置。可见,大多数陆生植物根系的广度与树冠相当,当然,也有些陆生植物的根系直径较树冠直径大得多;再看根系的深度。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一是天性使然,二是固着支持,三是获取水源。通常陆生植物的根系垂直伸入地下的深度都较植株的高度长,有些甚至是植株高度的好几倍,比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刺为了吸收地下水,根系可深入地下20米。
红树林的根系
红树林生活着潮间带滩涂上,其生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间歇性的潮水冲刷、水体盐度高、土壤缺氧等。与陆生植物生境相比,其一,红树林区的淤泥较难固着,更何况每天都有潮水冲刷和偶尔来袭的台风暴潮;其二,虽然周围都是水,但都是咸水,对于红树林而言其实是“生理干旱”;其三,陆地的土壤或多或少具有土壤间隙,可以贮存空气,但潮间带淤泥中几乎没有土壤间隙,或充满水分,故而是缺氧的环境。
因此,与陆生植物相比,红树林必须具有更庞大且发达的根系。除了解决固着支持、吸收和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问题外,还必须应对土壤缺氧的难题。
分析红树林的根系,同样也先从深度和广度分别讨论。就深度而言,潮间带缺氧的土壤严重限制了根系的生长,而且红树林土壤养分的最高值通常在土壤的第二层(20~40cm),所以,红树林根系(特别是细根)多分布于20~40cm的土层,一般不超过50cm深。显然,绝大多数红树林的根系的垂直分布都较同等高度的陆地植物浅的多,因而它们不得不在根系分布的广度上做文章,才能固着生存于更恶劣的潮间带生境。大部分红树林根系的分布都很广,通常根系分布区域的直径至少是植株冠幅直径的两倍以上,有些甚至可以达到40~50m。
红树林根系分布的广度弥补了深度的不足,但这仅仅只是解决了固着的部分问题。为了适应潮间带的恶劣环境,红树林还演化出了各种各样特殊的气生根系,包括支柱根、膝状呼吸根、指状/笋状呼吸根、板状根和表面根。气生根系,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之一是为了获取氧气。
支柱根常见于正红树和红海榄等红树属植物,发达的支柱根也是红树属植物主要识别特征之一。支柱根从主干和侧枝斜向下伸出,扎入土中,有时多达上百条。支柱根的作用如同拐杖,强度大,直径3cm的弓形支柱根完全可以支撑一个成年人,有助于支撑和固着,同时亦可获取氧气。
膝状呼吸根主要发生于木榄、海莲、尖瓣海莲等植物,其地下水平生长的根系每隔一段向上拱起,生长形成一露出土壤表面的弓环,露出部分次生生长,成为膝盖状的呼吸根。膝状根表面分布有较多的皮孔。由于次生生长的不同,常呈蘑菇状、碗状、山峰状、塔状等。
指状/笋状呼吸根见于白骨壤和海桑属植物。这些植物水平行走的地下根每隔一段形成露出土壤表面的垂直分枝,从而形成呼吸根。白骨壤呼吸根高度不超过30cm,呈手指状,称为指状呼吸根,其数量往往非常庞大,密度可达400条/m2,一棵2~3米高的白骨壤可拥有超过10000条呼吸根。海桑属植物的呼吸根高可达1m,呈笋状,称之为笋状呼吸根。
此外,银叶树和秋茄等植物具有类似热带雨林植物的板状根,板状根增大了与空气和土壤的接触面积,起到固着和获取氧气的作用。而海漆和木果楝则具有发达的表面根,表面根上有许多皮孔,从而获取氧气。
发达的地下根系和不同类型的地上气生根系解决了固着和获取氧气(一些红树植物比如海莲的茎上也密布皮孔,可以获取氧气)的问题,那么红树植物如何传输氧气以及获取淡水呢?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水生植物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比如莲藕,红树林也不例外。红树林的呼吸根富含气道,近40%的空间被气道占据,因而有很强的输导空气的能力。这是与陆生植物的一个显著差别,而另一个显著差别是红树植物没有根毛发育。虽然没有根毛发育,但红树林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活跃部位仍然是细根的根尖。在高盐环境中生长的红树植物,首先要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在尽量节约利用水分的同时又要将体内多余的盐分及时排出。红树植物的根系是非常有效的过滤系统,可将根系吸收的水中的大部分盐分“过滤”掉。秋茄、木榄、海莲等的“过滤”效率可达99%,它们因“过滤”效率较高而被称为“拒盐植物”;白骨壤、桐花树等“过滤”效率相对低一些,但也可达90%左右。多余的盐分通过叶片的盐腺分泌出去,它们也被称为“泌盐植物”。
综上所述,发达的根系对于红树林在潮间带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造林和移植过程中,在宜林地选择正确且造林技术熟练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保留红树林根系是红树林造林/移植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红树林的移植成活率
以营养袋培育的当年苗由于根系相对较少且被营养袋保护,通常成活率可达90%以上。但一年生甚至多年生的天然苗或植株的移植,由于根系发达,启苗过程不可能保证根系的完整性,加之移植过程搬运和填埋对根系的损伤,其移植成活率非常低。2011年受广泛关注的万宁水椰“被移植”事件,当地政府承诺投入百万元保护并于次年公布移植成活率,百万元不知道怎么花了,但三年过去了,移植成活率至今未公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移植一年生及以上的秋茄天然苗,半年成活率<37%;我在厦门大屿岛的研究表明,五年生秋茄和红海榄天然苗移植的一年成活率<20%。当然,天然大苗和植株的移植除了成活率低外,与繁殖体直接插植或当年生营养袋苗相比,还需要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和经费等。
识破谎言
所以,一年生以上的天然苗移植成活率非常低,树龄越大,根系越发达,移植成活率越低,因此移植不可行。如果某些工程占用红树林,而其环评报告美其名曰“将红树林异地移植保护”,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做环评的人根本不懂红树林,胡来;另一种是做环评的人虽然懂红树林,但是为了环评能过工程能上马,瞎搞。但不论是哪种情况,作为公众,我们都应该清楚该环评报告中红树林天然苗大苗/植株异地移植保护的这个部分都是骗人的!而且骗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最近,又出现了一类乱搞,以深圳宝安西乡西海堤地铁工程建设侵占红树林为典型代表。地铁工程填海需占用红树林林地,地铁施工方获得红树林主管部门批复的0.83公顷的红树林砍伐许可证(这里暂且不讨论砍伐许可证批复的程序是否合法)。随后,我们的实地调查表明,地铁施工方实际直接填埋造成死亡及间接影响死亡的红树林总面积为2.83公顷,远远超出批复的0.83公顷。地铁施工方甚至狡辩称是好心,并没有砍伐,而是用填土的方式将红树林挤到海里,希望能让其继续存活。听起来似乎是合理的逻辑,但实际导致的红树林死亡面积已经证明了狡辩和破坏的事实。虽不是移植,但其实是移动。
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动态短片来说明这个破坏过程。如上所述,红树林的根系分布非常广,而施工地以无瓣海桑为主,植株的根系分布可达数十米以外,而且具有密密麻麻的笋状呼吸根。施工填土的过程,在推土机或挖机的推动中进行,一部分植株连同根系被直接填埋,外围部分植株虽按施工方的说服“被挤压”到海里,但填土和挤压的过程中,这些植株的根系已遭到严重破坏,地下根系断裂损毁,地上呼吸根被埋没或折断,并最终导致死亡。更有甚者,在距离施工填埋地左右两侧几米以外的红树林,也由于根系被破坏而惨死。这个事件红树林死亡的原理与天然大苗/植株移植死亡的原理一样,都是根系损毁而导致的。不同的是,移植需要把树挖起来,太明显,而“挤压死亡”不需要砍树挖树,更具隐蔽性。但同样有一个问题,无法圆谎,缺乏技术含量。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红树林》,王文卿,王瑁,科学出版社,2007。
--------------------------------------------------------------------------------
在中国,由于城市化建设、砍伐、污染、围塘养殖、围垦、过度捕捞,60年内红树林面积已经消失了73%之多,生存现状堪忧。
2009年9月,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发起了【中国红树林生态预警机制】项目,招募红树林义务巡护团队,定期进行巡护。我们期望在全国建立红树林民间预警网络,让每一处破坏征兆都被及时发现并遏制,让每一例破坏事件都得到曝光和处理,让每一片红树林都能得到关注和记录。
--------------------------------------------------------------------------------
致谢
感谢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
感谢腾讯乐捐平台
及所有在平台捐助的小伙伴
感谢MCF
感谢劲草同行
对红树林保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感谢所有热心志愿者的参与
感谢欧盟环境法律能力建设项目
感谢CLAPV和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