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修复-预防——CMCN新闻期刊No.048

时间:2019-12-25 16:23
摘要:摘要:2019.12.1-12.31 | ​滥垦滥伐红树林 印尼海岸线往内逼;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北海红树林保护区列为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海南将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环保理念让印尼荒岛焕发新生机;东莞计划在2020年恢复典型湿地植物群落 湿地原“主人”将陆续“回家”;红树林里的守护者'喜讯!《阿水的湿地旅行日志》获奖啦~

点击标题进入相应网站,获取详细内容~


2019.12.02

滥垦滥伐红树林 印尼海岸线往内逼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数十年来为了给养鱼场和稻田腾出空间,砍伐海岸地区的红树林,导致海岸线的天然屏障消失。近年来,海岸线不断往内逼,许多村庄遭海水侵害。

非政府组织莱斯达里基金会的普里罕托罗指出,爪哇海岸线特别容易受到洪水和潮汐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中爪哇省首府三宝垄省的谭巴罗洛(Tambaklorok)是逐渐陷落的村庄之一。当地村民米斯坎最初发现海水来到门口后,在门前堆起泥土,试图制止海水涌入。随着海水入侵日趋严重,如今米斯坎的大门有一半被泥土挡住,他只能从一扇窗户进出房子。
2019.12.3

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

1129日,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珠海召开,会上发布了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十大范例提名并授牌,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1998年,淇澳原生红树林仅存32公顷,大片滩涂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据,本地物种和生境遭受重创。为了修复这片退化湿地,科技人员研发出“利用速生红树植物生态控制互花米草及快速恢复红树林技术”。历经15年的生态修复,互花米草面积由1998年的260公顷降至1公顷,红树林面积由32公顷增至近500公顷,成为国内最早开展人工恢复、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红树林造林和互花米草治理的生态修复经验向周边乃至全国辐射推广,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9.12.06

北海红树林保护区列为统一确权登记试点

日前,自然资源部决定选取广西北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据悉,这是全国第一批启动相关工作的省级示范点,也是全国两个示范点之一。

试点工作对如何形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技术方法、制度成果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供经验,做好示范。示范点建设主体工作将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

2019.12.11

海南将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
新华社海口12月11日电(记者王存福)海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海南省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将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暂定到2025年,海南省新增红树林面积2000公顷。

2019.12.12

福清沙埔海岸线生态修复半年大变样

日前,记者跟随福清市检察院的检察官来到沙埔镇北岸,跟踪调查海岸线修复的相关情况。只见1200亩红树林长势良好,在凛冽的海风中摇曳,滩涂上蛏农忙着养护蛏田,兼备海产养殖与生态旅游的美丽沙滩有了雏形。

这情形与半年前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今年4月,检察官在这里看到:沙滩退化,垃圾堆放,曾经美丽的海岸线风光不再。福清市检察院为此发起海岸线修复公益诉讼,向福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全面履行职责。

2019.12.18

环保理念让印尼荒岛焕发新生机

数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荒岛,连当地渔民都很少光顾。随着一位中国人的到来,荒岛周围海域珊瑚群渐渐恢复生机,红树林面积逐步扩大,虾蟹不断增多,海水变得清澈……环保理念让这座印度尼西亚荒岛重获新生。

四十出头的李嘉文来自中国广东省,十多年前到印尼打拼,偶然与这座海岛结缘,成为“岛主”,这座荒岛也因此被称为李王岛。

李王岛既保护生态又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得到当地民众、政府以及环保组织认可。小岛所属的勿里洞县环保局负责人卢特菲·阿维安称赞李嘉文在珊瑚、红树林保护以及海洋生物培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十分认同他秉持的环保发展理念。

2019.12.18

东莞计划在2020年恢复典型湿地植物群落 湿地原“主人”将陆续“回家”

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新种的红树林“满月”了,麻涌镇种在另一条河涌上的一批红树林也5岁了。它们是我市湿地植被恢复工程的“试验田”,在5岁的红树林四周,曾经离开的鸟类鱼类又回来了。根据《东莞市湿地保护规划(2018-2020)》,我市计划在2020年典型湿地植物群落恢复率达到100%。届时,曾经的湿地“主人”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呼唤下,会陆续“回家”。

2019.12.21

红树林里的守护者

陈正平、冯尔辉、罗理想、吕诗阳等人是海南红树林保护地的基层管护人员,他们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和学习,巡护、监测、宣教等工作一肩挑,渐渐由普通的红树林保护者成长为对巡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动植物情况了如指掌的“土专家”。

罗理想2006年起开始参与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工作,近年来他参加了很多关于湿地的培训。2016年,罗理想在工作中监测到极危鸟种勺嘴鹬,当时有许多媒体做了报道,后来他又配合专家在湿地公园里发现了拉氏红树,“那个时候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罗理想说。

2019.12.24

喜讯!《阿水的湿地旅行日志》获奖啦~

12月18日上午,2017—2019年度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海南省“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海口举行。会上,《阿水的湿地旅行日志》(低年级版)  获得“优秀作品奖”。

这是本次海南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中,唯一一部有关湿地知识的图书作品。该书受海口市林业局、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委托和支持,由CMCN组织编写,海口市湿地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袁兴中教授作序,并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蜻蜓幼虫(水虿)阿水为主角,通过其在羊山湿地旅行和探险的经历,串联起许许多多羊山湿地的生物、人和湿地的有趣故事,并将大量的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等科普知识贯穿其中,最终阿水也顺利羽化成一只漂亮的蜻蜓。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