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 | 广州历史上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的铁证

摘要: 2015-10-01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

从小我就有一个成为考古学家的梦想,享受发现和挖掘古董的喜悦。我现在也确实在挖土,只可惜,是在潮间带里挖淤泥,种红树植物洗底栖动物。为了弥补这种遗憾,有空我就会看看考古纪录片,想象自己身临其境的感觉。



——纪录片引发的思考


如果你看到这个电视画面,你的想法会是什么?什么烂东西?古董?破螺壳?我的想法是:这可能是一个广州周边历史上分布有大面积红树林的重要依据!


两个月前的一天,我在家里看科教频道《大家》栏目播出的《南越王墓发掘记》。作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赵眜王陵的发掘看点十足,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印章等应接不暇,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有煎炉和烤炉。原来,烧烤在西汉就已经有了。当画面闪过出土的沟纹笋光螺时,我的思维已经定格在当下,后面的纪录片讲的什么几乎都没再看。我想,这很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广州&红树林&贝类

近几年与广州本土NGO陆续开展了一些关注广州红树林资源和保育的工作,因此,也在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希望能了解广州历史上红树林的资源和分布状况。然而,相关的文献资料寥寥无几。一些结合海洋地质学和孢粉学的研究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其中包括广州番禺等地)早期有较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中大彭博士告知195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广州植物志》有秋茄、老鼠勒等红树植物的记录;1991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的环境演变》有红树林腐木的记录。

除了化石、腐木、花粉外,专一性生长于红树林区的软体动物(贝类)也是非常重要的证据,特别是耳螺属(Ellobium)的耳螺种类。全世界已知的约240种耳螺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种类在红树林区被记录,而其中耳螺属的种类,仅分布于红树林区。日本学者于2007年报道了日本东北部一个耳螺属化石的新记录种,成为中新世初期当地有红树林分布的新证据。



——创造机会寻找答案

如果能找到类似耳螺属贝类的化石或者出土文物,那么这也是广州历史上有红树林分布最直接的证据。

沟纹笋光螺分布于高潮带泥砂质滩涂,在中国红树林区是常见的贝类之一。虽然在多年的野外研究中我并没有发现红树林以外的区域有其分布的踪迹,但有时在红树林与盐沼混生的区域偶尔也能见到,所以,沟纹笋光螺可能并非“绝对专一”。当然,沟纹笋光螺意味着至少八成的准确度,我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

随后,我进行网络搜索,找到了南越王墓的一些资料和图片,惊喜的发现居然真的有耳螺,只是图片不清晰,而且资料上显示的是“耳状耳螺/铁耳状耳螺”,这是什么鬼?虽然贝类的中文名、俗名、异名很多,但对于偏好耳螺的我而言,这耳螺的中文名我还真没见过!西汉至今2000年左右,这些贝类都应该是现生种,而不是化石种,抑或者已灭绝?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鉴定错误。

所有的信息都充满未知,但有那么有趣。于是,我开始找关系希望能去南越王博物馆亲自寻找答案,目的有三个:1,鉴定贝类种类;2,确定广州红树林历史分布的新证据;3,研究红树林贝类的食用历史。微信朋友圈真是神奇,还真有朋友帮忙牵上线了,并且对接了馆里的工作人员。



——南越王墓寻贝之旅

9月底,南越王墓寻贝之旅终于成行。为了获取更多背景信息,我比预约时间提前了4个小时到达,自行买票进馆寻宝,当然,本文仅介绍与贝类有关的宝。



较早出现的是墓主人身上羽衣的胸部和腹部出土的大量陶制仿贝币饰物,应是参照当时作为货币流通的货贝(黄宝螺)或环纹货贝(金环宝螺)而制作的,是财富的重要象征。


紧接着就是大量珍珠。墓主人头枕珍珠枕,口含由丝织物包裹的珍珠团,这些珍 珠可能是秦代已有记载用于上贡的著名的“南珠”,取自白蝶贝、黑蝶贝、马氏珠母贝等贝类体内。


看来南越王对吃特别感兴趣,墓里出土了大量的家畜家禽、水生动物和贝类残骸。一个展台集中展示了出土的“贝类”。为什么在这里用引号呢?因为展台上还有非贝类。现场鉴定发现,这个站台里共有5种生物,分别是米氏耳螺(Ellobium aurismidae)、沟纹笋光螺(Terebralia sulcata)、青蚶(Barbatia obliquata)、楔形斧蛤(Donax cuneatus),以及龟足茗荷(Capitulum mitella)。因此,对应的解说牌中,铁耳状耳螺是错误名,且展柜里并没有河蚬。

龟足茗荷根本就不是贝类,而隶属于节肢动物门,它跟蜘蛛的亲缘关系都比跟贝类的近,怎么就放到了贝类展柜呢?



楔形斧蛤分布于中、高潮带沙滩上,常在涨潮时被海浪冲出沙滩,却又能瞅准时机迅速钻回去。红树林很少分布于沙滩上,所以,它与红树林的分布没有关系,不能作为证据。




青蚶以足丝附着生活于潮间带至浅海的岩礁间,偶尔也能在中、低潮带的红树林根系中分布。因此,它与红树林的分布关系甚微,不能作为证据。



沟纹笋光螺分布于高潮带泥砂质滩涂,喜分布于红树林区,但并不能排除其他相似生境生态系统如盐沼中分布的可能性。因此,它与红树林的分布关系紧密,可以作为佐证。



米氏耳螺是耳螺属贝类,专一性分布于红树林高潮带滩涂,主要在红树植物基部、气生根及凋落物上活动。因此,它与红树林的分布关系专一,可以作为铁证。



谜底揭开了。南越王墓出土的米氏耳螺证明广州历史上(至少可追溯到西汉)曾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西汉时期米氏耳螺已被食用,而在广东江门台山,至今仍有渔民采集米氏耳螺在市场上售卖供食用。

遗憾的是,虽然希望申请查阅博物馆库房里未公开展示的其他贝类标本,以期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对资料里记载的河蚬等标本进行核实,但最终未能如愿。

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里都有许多未解之谜,或者未被深入挖掘的信息,期待未来更加开放的跨行业合作和研究,产生1+1>2甚至是几何式的效益。这不仅仅有助于考古学的发展,也有助于历史、文化、地理、生态、生物多样性、保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

梦想着有一份兼职工作,能够报销差旅费和门票费,让我走遍所有的博物馆,探索博物馆里那些与贝类有关的文化、宗教、艺术和生态,这是一件特别愉悦的事情。